篇章
|
主要內容
|
備注
|
課前
|
課前:課程導入(整體介紹)
15分鐘
|
1.吸引學員:總體講解課程總體設計思路和知識要點,結合問題解決的痛點告知,讓學員對課程內容產生興趣;
2.準備問題:讓學員或小組準備自己的一個工作問題,提前做好課前準備度,為后續直播培訓帶著問題來聽課,做好鋪墊
|
視頻+案例+模板
|
一
|
課程導入
0.5H
|
1.解決問題的整體步驟是什么
l 案例:為什么員工主動離職
l 七步成詩法-來自麥肯錫的解題思路(界定問題-分解問題-分析問題-產出方案-決策-計劃執行-總結)
2.每個步驟課程目的和課程重點在哪里
l 每個步驟的課程關鍵目標告知
l 課程目標和角色分工告知
|
實際案例
|
二
|
界定問題
4H
|
1. 如何理解問題
l 差距理論-現狀和期望之間的差距
l 練習:判斷題-關于問題理解的思考
2.如何確定問題的類型和解題差異性
l 問題的類型:發生型-隱患型-探索型
l 練習:判斷案例中的問題類型
l 練習:各組結合工作羅列具體問題
3.如何確保問題的方向不跑偏
l 案例:防止小區電動車自燃
l 工具:驗證問題方向金字塔模型WHY-WHAT-HOW
l 三種方向改變問題和規律:向上,向下,橫向(結合課前的作業進行案例講解)
l 問題方向練習和點評:就已經定義的實際問題代入,判斷是否需要修正問題
4.如何清晰描述問題
l 問題描述清晰需要哪些關鍵要素
l 現狀如何描述清晰:背景-問題現狀-限定條件-決策人-利益相關人如何具體描述
l 期望如何描述清晰:目標的SMART原則案例解讀(來自學員課前作業)
l 工具:問題描述清單
l 描述問題練習和點評:就實際工作問題進行描述,并進行點評
|
實際案例+練習
|
三
|
分解問題
2.5H
|
1.分解問題二要素:分類和角度
l 分類和角度的關系
l 如何分類的原則:MECE
l 如何做到獨立3方法:流程法,結構法,公式法
l 如何做到窮盡5大法:套路,對立,抽象,組合和二維
l 如何改變角度:看事情的6大角度
2.如何搭建二維分析結構
l 建一維:角度和分類的選擇
l 搭二維:角度之間的組合
l 選結構:刪選二維的標準
3.練習:結合上節課題,構建分析原因的一維和二維框架
|
實際案例+練習
|
四
|
分析問題
2H
|
1. 分析原因的原則是什么
l 分析原則:大膽假設小心驗證
l 視頻案例:女患者的病情分析
l 假設方法的優勢是什么
2.如何找到主要原因
l 為什么要找到主要原因
l 尋找主要原因的2個方法:定性和定量分析
l 一維分析結構如何通過定量和定性找到主因
l 二維分解結構如何通過定量和定性找到主因
2. 練習:結合上節問題,用一維或二維原因結構確定主因
|
實際案例+練習
|
五
|
產生方案
2H
|
1.分析原因給出舉措的局限性在哪里
l 所有的舉措只看不足
l 舉措來自分析,有道理但創新不足
l 主要原因很難當下解決
2.切割法-繞開傳統方法的局限性
l 切割法的理論
l 切割法做法和技巧
1. 利用切割法如何產生創新舉措
l 實現創新的2個思路:增大面積和改變角度
l 創新舉措的3個位置
l 結構改造的3個方法
練習:構建切割法的結構,舉行舉措的創新
|
實際案例+練習
|
六
|
決策
50分鐘
|
1.如何理解決策
l 定義:資源的付出和配置的過程
l 資源:有形和無形資源
2.如何建立決策標準
l 條件標準
l 希望標準
3.如何進行決策
l 戰略性決策和戰術性決策
l 戰術性決策工具:決策表和成對對比法
|
案例講解+問答
|
六
|
計劃和執行
30分鐘
|
1. 如何分解計劃
l 確定分解邏輯
l 細化方案:里程碑和動作
2. 如何提高計劃可行性
l 概率和嚴重性
l 風險控制矩陣
3. 工具講解:工作計劃表
1.執行的理念4R
2.執行的要點:溝通和各司其職
3.執行溝通工具講解:周報
|
案例示范
|
八
|
總結
40分鐘
|
1.總結的價值是什么
l 沉淀和推進
2. 如何總結的方法
l 工具講解:復盤表
l 目標-結果-分析-總結
3. 課程總結和后續個人應用跟進說明
|
案例示范
|
課后
|
課后作業點評
1.5H
|
1.作業問題點:作業中集中暴露出的典型不足進行說明和改進建議
60分鐘
2.優秀作品分享:問答互動進行問題思路的解讀,了解作品的優秀之處,供學員參考
20分鐘
3.問答環節:就教學內容進行答疑解惑 10分鐘
|
線上交流(點評不在標準服務中,需額外付費購買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