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根溯源,精準分析 —數據思維在工作管理中的應用
主講老師: 魏凌睿 查看講師詳情>>
工作背景:
14年IT/數字化實戰經驗+ 9年數字化顧問(咨詢)/培訓經驗
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/國際貿易雙學士、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
國際數據管理協會DAMA中國會員
IEEE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員
ACM美國計算機學會會員...
主講課程:
《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數據分析》
《基于系統思維的問題分析與解決》
《數據分析處理能力及Excel應用實戰》
《數字網絡視角下的場景化數據分析實戰》
《追根溯源,精準決策——數據思維和數據分析在管...
追根溯源,精準分析 —數據思維在工作管理中的應用課程大綱詳細內容
課程分類: 華為學習數字化轉型華為管理
課程目標:
熟悉數據的定義、分類及相關要素;
理解數據思維并掌握數據思維培養方法;
掌握數據從收集到拆解,再到分析和決策的閉環處理;
掌握靈活運用數據分析結果進行高效呈現技巧。
課程對象:各行業基層管理人員(行政、技術等方面管理人員)
課程時間:2天,6小時/天
課程大綱:
第一講:培養數據思維
1. 數據的四大類型
2. 讓數據說話—挖掘數據產生的背景
3. 熱點數據方向—數據畫像
二、建立數據思維的框架
1. 數據思維的起源
2. 理解數據思維
1)數據思維的三種境界:沒數、有數、馭數
幸存者偏差案例:應該在什么地方加裝裝甲(注意防止幸存者偏差)
a預測性
b數學邏輯性
c KPI性
3)數據思維培養的四種方向
方向一:提升數字型感覺
方向二:建立平均回歸原則
方向三:把握數據感覺
方向四:建立數據模型
4)數據思維培養五個步驟
第一步:問(收集問題)
第二步:拆(分解問題)
第三步:解(分析問題)
第四步:謀(制定方案)
第五步:現(匯報呈現)
案例:斯諾醫生
案例:汽車超速怎么調查
互動2:這樣吃Pizza虧了嗎?
測試:您的數商值是多少?
思考:某個城市一年的外賣數量?
第二講:“問”——高效且精準的數據收集方法
一、測量是數據收集的核心
1. 掌握測量方法
2. 提高測量信度
3. 保持測量效度(三個關鍵)—關聯性、結構化、完備性
案例:某數據分析報告的信度效度分析
二、抽樣方法是數據收集的關鍵
1. 配額樣本和概率樣本
2. 選擇樣本量大小
3. 運用非概率樣本
三、運用數據收集工具-問卷
1. 問卷設計的三大原則
2. 圖尺度評量表的設計使用(評量表視圖)
練習:這個針對用戶的問卷該怎么設計?
3. 結構化問卷的設計使用
1)問卷視圖
2)結構化設計要點:分層設計、準確轉化、選擇關鍵
3)結構化設計流程
確定整體主題方向→分解主題→轉化主題為問題
練習:針對內部人員的結構化問卷該怎么設計?
4. 隨機對照實驗的設計要點—費希爾方法
案例:隨機對照實驗——如何驗證哪一種化肥有效?
討論:電飯煲實驗的漏洞在哪里?
第三講:“拆”——思維導圖按需分解數據
一、思維導圖拆解數據
1. 思維導圖工具背后的重要思維
案例1:水平思維
案例2:垂直思維
2. 思維導圖運用的結構化
二、思維導圖變形之邏輯樹,讓細分數據為我所用
1. 邏輯樹的形成方式
1)自頂向下
2)自底向上
2. 遵循MECE原則
工具:邏輯樹視圖
練習:如果利用邏輯樹分析建模形成過橋方案?
第四講:“解”——數據分析,尋找根源
一、數據分類思維
1. 畫像思維準確歸類對象尋找規律
2. 不同維度進行分類分析
案例1:商業數據分類
案例2:淘寶用戶數據分類
案例3:多維度拆解某app數據從而評估推廣效果
二、數據對比(和誰比、怎么比)
案例:雜志的效量提升
練習:如何解讀周報
三、數據假設分析的流程
1. 麥肯錫圣經:大膽假設,小心求證
2. 流程拆解分析:提出假設→收集證據→得出結論
案例:誰是小偷?
四、尋找因果關系
1. 相關性
2. 先后順序
3. 非第三原則
4. 從關聯到因果
案例:辛普森悖論
第五講:“謀”——以分析數據為決策依據
一、把握概率決策方法
案例:獎金應該怎么分配?
練習:分析攜帶病毒的概率是多大?
二、帕累托圖進行分析決策
工具:帕累托圖視圖
案例:停電統計分析決策結果
練習:利用現有數據進行帕累托圖的決策
三、矩陣圖進行分析決策
工具:矩陣圖視圖
案例:如何選拔合適人員
練習:利用矩陣圖進行買車決策分析
四、大數據分析決策方法
1. 聚類方法工具
2. 決策樹
3. 回歸方法
第六講:“現”——完美數據呈現提升說服力
視頻:少年派的數據可視化場景
一、基于Excel的數據可視化的傳統方法
1. 餅圖
2. 柱狀圖
3. 折線圖
4. 表格
二、數據可視化進階方法
1. 點線數據可視化
2. 組合數據可視化
3. 玫瑰圖數據可視化
4. 關系數據可視化
5. 基于地圖的數據可視化
三、數據的指向性操作方法介紹
展示:可視化經典圖
數據指向性問題操作案例:
1)盜用平均數
2)忽略規模
3)短期波動和長期效應
4)忽略變化原因
5)偷換概念
6)定義不一致
7)混淆對象
8)基數變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