亂云飛渡仍從容——2025年宏觀經濟分析與AI時代下銀行業機遇與挑戰
主講老師: 黃碩 查看講師詳情>>
工作背景:
中山大學工商管理碩士
資深媒體人,高級培訓師
曾任知名報業集團部門主任
廣東省項目管理學會常務理事
和訊網專欄作家,央視網財經評論員
騰訊網媒體顧問,中國日報網高級評論員
中山大學中國...
主講課程:
《如何能招招領先——經濟熱點分析與銀行業發展趨勢
《不要與趨勢為敵——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趨勢
《盛世危局與重生——中國金融業的危機與應對
《我為什么投資你——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投資...
亂云飛渡仍從容——2025年宏觀經濟分析與AI時代下銀行業機遇與挑戰課程大綱詳細內容
課程分類: DS賦能銀行
課程目標:
課程對象:銀行業中高層管理者
課程時間:1~2天(6小時/天)
課程大綱:
第一模塊看全球經濟——解析2025年AI趨勢下的全球經濟
一、大霧迷城:世界格局重新洗牌與中國復興
1.百年未有之大變局:逆全球化甚囂塵上,高通脹高負債并行
2.美國經政撲朔迷離:美國開啟降息通道,貿易戰與精簡政府
3.俄烏大戰中東沖突:地緣政治深刻改變,歐洲中東持續消耗
4.科技戰爭再起波瀾:
人工智能雙雄對決,AI時代誰能先破局
5.中國對外強勢出擊:珠海航展實力亮相,中國導彈射向太洋
二、全球數據:經濟數據背后的百年變局
1.經濟總量:中美雙雄格局初成,印度崛起挑戰秩序
2.人工智能:深度求索橫空出世,英偉達與美股暴跌
3.工業產值:中美日德寡頭壟斷,越南新貴難登大任
4.貨幣戰爭:美聯儲利率新調整,全球新一輪大洗牌
5.債務通脹:各國負債再創高峰,通脹全球難以消退
三、中國外貿:逆全球化與貿易戰沖擊
1.三中全會: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
2.中美關系:中美全方位競爭與關系走勢研判
3.一帶一路:中國向西開放新格局與中東中亞戰略
4.自貿新區:從國內自貿園區到RCEP簽訂
5.海外市場:全球經濟博弈下的中國制造
第二模塊看中國
宏觀經濟——掃描中國2025年AI時代的經濟趨勢
一、重要視點:中國今年重點事件解讀
1.中央經濟工作會議:進一步深化改革
2.新質生產:中國各行業的新征程
3.人工智能:DeepSeek震撼全球,技術封鎖失效
4.延遲退休:應對人口老齡化與各行業沖擊
5.銀行風險:銀行合并與房地產風險頻沖擊
6.文化自信:《哪吒2》票房影史記錄,中國文化出海潮
7.經濟刺激:經濟金融刺激政策密集出臺影響幾何
二、重點數據:數據背后的中國經濟畫像
1.中央經濟工作會議:統籌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
2.經濟總量:經濟總量再創高峰,新質生產展新篇
3.通縮風險:物價持續下跌成隱憂,全力刺激消費
4.省市區域:全國各省區,冷暖幾重天
5.工業數據:轉型升級與傳統產能的博弈
6.金融數據:系統性金融風險重點防范化解
三、產業經濟:把經濟重點放在實體經濟上
1.大國重器: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與產業升級
2.大國空巢:人口問題與擴大內需消費升級
3.大國飯碗:鄉村振興與三農政策
4.虛擬世界:人工智能與東數西算助力信息產業
5.房產之辯:房地產退坡與行業泡沫問題
6.金融戰場:金融風險與貨幣政策
7.砥勵奮進:政府自身改革與財政政策
四、人工智能: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
1.橫空出世:美國ChatGPT平地驚雷
2.百模大戰:中國各大廠大模型狂潮
3.深度求索:DeekSeek震撼全球
4.倫理之辯:失業沖擊與產業重塑
第三模塊看行業發展——解析中國銀行業高質量發展趨勢
一、看歷史——中國銀行業前世今生
1.亂世肇始:從錢莊票號到民國金融
2.一統天下:計劃經濟時代的中國人民銀行
3.春天故事:中國銀行業的破冰之旅
4.運營危機:技術性破產與四大資管公司
5.國運逆襲:伴隨中國經濟的黃金發展期
6.重整新生:供給側改革去杠桿與防風險
二、看現在——中國銀行業機遇挑戰
1.二十大報告: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
2.中央經濟工作會議:積極財政政策與穩健貨幣政策
3.宏觀壓力:經濟增速放緩與系統性金融風險
4.行業壓力:利率市場化與供給側改革壓力
5.微觀壓力:地區經濟支柱與城市化進程分析
6.技術壓力:互聯網金融與金融科技對傳統銀行業的挑戰
7.監管壓力:外匯監管與信貸流向監管壓力
8.其他壓力:同業競爭壓力與部分地區的擠兌危機
三、看未來——中國銀行業的突圍之戰
1.二十大報告:新經濟體系與高質量發展
2.中央經濟工作會議: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
3.中央金融工作會議:監管新規解讀
4.進攻方向之一:傳統行業的地區性支柱判斷
5.進攻方向之二:新興行業的戰術性趨勢研判
6.進攻方向之三:未來行業的戰略性提前布局
7.進攻方向之四:金融超市的前瞻性轉型安排
8.防守方向之一: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規避(房產庫存、產能過剩、地方債務、影子銀行)
9.防守方向之二:防脫實向虛的政策規避(樓市、股市等虛擬經濟)
10.防守方向之三:披著技術外衣非法集資(P2P與虛擬貨幣)
四、看全球——全球銀行業面面觀
1.美國銀行業:投行與銀行雙支柱,金融霸權保證
2.日本銀行業:三大財閥銀行壟斷,金融風險集中
3.韓國銀行業:六大財閥只手遮天,實體深度綁定
4.英國銀行業:四百年銀行風云變,過度去工業化
5.法德銀行業:國家崛起綁定銀行,實體融資頹勢
6.歐洲銀行業:歐盟貨幣全面鎖定,銀行難有作為
7.港新銀行業:金融中心金融中介,難有本土抓手
8.臺灣銀行業:產業支柱穩定金融,地緣政治危機
五、看政策——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五篇大文章
1.科技金融:推動科技創新,實現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耦合。
2.綠色金融:促進綠色發展,推動實體經濟綠色化、低碳化。
3.普惠金融:服務共同富裕,提高金融服務普遍性和可得性。
4.養老金融:圍繞社會成員的養老需求,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。
5.數字金融:應用各類等數字技術,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和消費結構升級。